游俠PPT造車缺乏敬畏之心
互聯網企業缺乏“敬畏之心”
雷軍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于是,隨著“互聯網+“的大熱,眾多互聯網企業開始瘋狂進入傳統制造業,當然也包括小米自己。
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在于,有話語權、會包裝。同樣是一款智能硬件,功能其實差不多,但互聯網企業卻可以包裝到如何具有顛覆性、以及價值有多大的高度。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游俠電動車被質疑事件——2015年7月26日,游俠汽車在北京三里屯召開了新品發布會,向觀眾介紹了互聯網概念汽車“游俠X”。創始人黃修源表示,“游俠X”不僅僅是一臺交通工具,而是“智能、好玩、顛覆”的互聯網跨界的科技潮物;他要做中國的高檔高智能電動汽車,挑戰國際巨頭特斯拉,這款車將在2017年正式進入市場。但是,發布會一結束,即引來一片質疑。很多汽車人認為游俠團隊對造車沒有敬畏之心、是PPT造車、汽車界的笑話——因為這輛號稱50人的團隊用了482天、約15個月造出來的樣車其實只是一款“山寨版”的特斯拉。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曾表示,假設10萬輛的年產能,造小而美車的工廠投入大概1億美金起,造高品質乘用車的工廠投入2到3億美金起。如果打算把產能擴大到30萬到50萬輛,就需要更多的錢……顯然,造車其實是一個“重資本”項目,它并不是一個PPT可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游俠的例子即證明了一些互聯網企業對于傳統制造業缺乏“敬畏之心”。而也因為缺乏這樣的“敬畏之心”,互聯網企業要想進軍傳統制造業將非常之難——根基沒打好,想走遠很難。
傳統企業的“壁壘”不易攻破
傳統企業在制造業領域深耕多年,對于產品、運營、渠道等層面,控制力遠遠強于互聯網企業。這一點可以從電動車、手機兩大領域來看。
我們先來看手機領域。近日,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了全球智慧手機品牌前五名,三星及蘋果仍分居冠、亞軍,而中國品牌華為、Oppo、小米包辦三名,市占率總和達17%。但值得注意的是,老牌手機品牌華為、Oppo均超過了新興品牌小米,實現逆襲。
顯然,這一信號表明,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消費者購買手機的欲望和換機欲望逐漸減弱,消費者購買手機更偏重理性而非基于宣傳和沖動。也就是說,消費者開始更關心品牌實力、研發實力、綜合實力、售后服務、迭代更新能力,而不會輕易受互聯網模式和低價模式沖動的影響。而這一點變化,則使得小米的優勢開始逐漸減弱,而傳統手機品牌的優勢則在開始加強。
我們再來看電動車領域。5月19日上午,國內電動車高端品牌雅迪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作為國內電動車行業的標桿企業,雅迪這次同樣是一馬當先,博的第一股的頭籌。
據了解,雅迪公司成立于1997年,見證并參與了中國電動車行業的變革,在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雅迪建立了一套從設計、制造、銷售、售后等環節的生產體系。相關人士透露,雅迪國內網絡覆蓋接近全部行政區域,由中國超過1,700名分銷商組成,國際銷售已覆蓋66個國家。2015年,雅迪電動兩輪車的收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10.5%,淨利潤佔整體市場的份額為24.0%,雙雙排名行業第一。
誠然,正是由于雅迪在電動車領域20年的深耕,才使得它能夠建立強大的壁壘,而不被競爭對手超越。而最關鍵的是,隨著“互聯網+”的大熱,雅迪開始觸電互聯網,推出的高端品牌Z3被稱為“兩輪的特斯拉”——Z3搭載了了一些新的實用功能:智能系統(手機app一鍵啟動、自動鎖車、GPS系統地位等)、動力鋰電(2小時快速充滿、120公里續航里程(參配、圖片、詢價)、防盜等),另外Z3還應用了賽車技術,雅迪Z3裝備了碳合金精密車架、摩托車人體工程學設計、摩托賽車級倒置前減震和氣囊后減震,軍用級防爆輪胎,汽車級烤漆工藝。
顯然,雅迪是傳統企業借力“互聯網”最典型的代表,而它的成功上市也表明了傳統企業的成功轉型。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企業+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在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傳統企業由于擁有多年的深耕和沉淀,憑借核心技術和供應鏈壁壘,往往能夠更勝互聯網企業一籌。相反,如果互聯網企業僅僅憑借營銷與商業模式作為催化劑,而不對傳統制造業抱有“敬畏之心”,下沉到產品和渠道中,最后只能被傳統企業所顛覆。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最近大火的“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它與比特幣有何區別?
最近區塊鏈比較火。最早我是聽一個朋友提起的,因為我對科技驅動的東西一直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