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PPT造車缺乏敬畏之心

一個想攻城,一個想擴城。
這就是當下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的心理寫照。而之所以會產生這兩種心理,還是在于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的立場和優勢不同——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已經陷入紅海,留下的市場已經不多了。而傳統領域則不同,這塊的競爭格局雖然已經“定型”,但隨著消費市場向互聯網傾斜,互聯網企業有可能“取而代之”。相反,傳統企業被“互聯網+”熱潮“拍醒”后,發現傳統領域的市場并沒有萎縮,而是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只不過需要“+互聯網”而已。
誠然,大家的想法都是好的。但是,無論是“攻城”,還是想“擴城”,終究沒有那么簡單。今天,針對這個話題,我們就來聊聊:“互聯網+”時代,是互聯網企業更有優勢?還是傳統企業更有優勢?
“互聯網+“和”+互聯網“
討論“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誰更有優勢這一話題。其實,本質是在討論“互聯網+“時代,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因為,這決定了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誰是”主語“的問題,也就是在這場變革中,誰占主導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互聯網流行跨界,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產生新模式,大到一套房子小到一碗面都有可能是方向。而出現這種原因的本質在于,現階段我國純線上創新進入瓶頸期,而傳統企業的發展也到了天花板,只有二者跨界融合才能產生新的機遇和市場。
但是,互聯網企業憑借互聯網技術+線下實體,這一過程的挑戰則非常大,而傳統企業在原有實體基礎上+互聯網技術,則相對容易很多。所以,“互聯網+”的價值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原有業務中的信息不對稱環節,從而實現效率重建——實現在線化(24小時接入)、規模化(一點接入,全球覆蓋)、去渠道化(減少流通成本)。
所以,“互聯網+“的主體是誰,其實一目了然。而基于這個邏輯,我們也很好理解為什么總理會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從國家戰略層面的角度來看,他肯定也希望用互聯網這種先進的生產力來倒逼傳統產業革新發展。
誠然,雖說名字叫“互聯網+”,但真正的含義卻是“+互聯網”。因為這場變革的主導,是傳統企業,而不是互聯網企業。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最近大火的“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它與比特幣有何區別?
最近區塊鏈比較火。最早我是聽一個朋友提起的,因為我對科技驅動的東西一直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