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印江縣:中藥產業發展有了“稅動力”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利用“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宜藥面積80萬畝以上”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緊扣產業“八要素”,大力發展中藥材,中藥材產業如雨后春筍快速崛起。印江縣稅務局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提供“稅動力”。
![]()
刀壩鎮青蒿種植基地
2013年以來,印江縣中藥材產業按照“項目+企業+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以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為依托,采取規模發展和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利用現有豐富的仿野生中藥材資源,積極鼓勵和支持經營主體發展中藥材全產業鏈生產體系。到2020年,中藥材種植覆蓋全縣12個鄉鎮82個行政村,覆蓋農戶4865戶15386人。帶動貧困農戶1560戶6000多人就業增收。
“稅動力”為藥企注入信心和活力
![]()
刀壩鎮中藥材黃精
貴州和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印江縣2016年4月引進的招商引資企業,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成了刀壩鎮玉龍山中藥材(黃精)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專業種植黃精,為當地農戶提供就業機會和技術指導服務,成為了推動鄉村振興、帶動農戶穩定增收的重要引擎。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特別是這兩年的減稅降費力度很大,我們符合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和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公司財務主管算了一筆減稅降費帳,在稅務工作人員指導幫助下,該公司2020年享受增值稅減免4.5萬元,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因享受免征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這里里外外全年稅費減免將近8萬元。
“中藥材種植周期長,黃精之類的藥材需要種植三年才有收成。公司前期資金投入較大,資金回籠相對滯后,稅務部門主動上門送稅費優惠,輔導公司完善賬目,降低風險,減免的稅費直接變成了企業利潤,不僅緩解了資金壓力,也讓公司謀劃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大的底氣。”和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樹林說。
如今,刀壩鎮玉巖村的黃精種植面積已超過7000畝,已產銷藥材300多噸,創造經濟價值1000余萬元。帶動附近8個村的群眾就近務工。用流轉土地、就業、年度分紅等方式增加群眾收入,惠及群眾300多戶。每年,僅除草管護發放給群眾的工資就超過百萬元。
“稅動力”助力鄉村民眾創業就業
![]()
龍津街道和平村正在采收花椒
國家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市場前景好,加上稅收優惠政策的助力,越來越多的人把中藥材種植作為創業首選。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在推動扶貧產業發展的同時,更拓寬了村民的就業創業之路。羅場鄉坪窩村村民陳進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在2013年成立印江民康藥業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博落回、黃精和桔梗等精品中藥材,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藥材基地務工已經3年了,我80元一天,我老公100元一天,包吃包住,每年有4萬多元的收入,我們很滿意。”羅井仙樂呵呵地說。在坪窩村中藥材種植基地,當地村民羅井仙夫妻倆正與幾十名村民在坪窩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一起整地移栽博落回,現場一派忙碌景象。截至目前,基地一共發展了中藥材1330畝,同時正加緊整地移栽博落回2000畝,高峰期每天需要工人200余人,還吸納了周邊4個村農戶就近務工。僅去年,便發放務工工資達86萬元。
“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好,現在我們這些小型的中藥材企業基本都免了稅,用節省下來的資金提升加工技術,真是一舉兩得。”民康藥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呂自新對增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贊不絕口。
目前,該公司與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藥、貴州苗藥等省內外多家企業簽訂了長期購銷協議,產品供不應求,僅2020年,基地銷售纈草產值達80余萬元。2021年,博落回銷售產值預計將達500萬元。
“稅動力”同藥企發展相伴而行
![]()
稅務人員到藥企輔導納稅申報
2019年,印江縣被省農業農村廳列為中藥材產業重點縣,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重點支持發展黃精、金銀花、青蒿等特色優勢品種,實現了該縣中藥材生產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縣中藥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談起印江中藥材企業發展之路,稅務是一路相伴的堅定力量。
2013年,張軍結束了外省務工生涯,回鄉注冊了華興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青蒿、白術,培育過程中,張軍廣泛吸納農戶參與,為廣大農民增產創收。“每年滾動式投入種植,差不多有十五萬左右的毛收入,比在外看天吃飯做苦力來的容易些。”張軍說。
“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稅務部門近年來的支持和幫助。近年來,稅務部門不僅把稅收優惠政策送上門,還為我們紓困解難。這省下來的錢,我又可以多請幾個工人了。”張軍感激地說道。
為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印江縣稅務局積極踐行“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結合五心五色品牌,組建行業志愿涉稅服務隊,定期上門發放宣傳冊,開展涉稅咨詢輔導,確保優惠政策全覆蓋,用稅收紅利“補貼”企業,幫助藥企算清減稅降費賬,提振發展信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納稅繳費服務,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納稅人繳費人對稅收優惠應知盡知、應享盡享,貫徹落實省委“培育壯大健康醫藥產業,鞏固提升中藥民族藥”,為印江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做出更多稅務貢獻”,印江縣稅務局主要負責人畢殿清表示。
目前,該縣中藥材已形成了以貴州和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印江民康藥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刀壩華興專業合作社、印江蓋頭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為骨干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的各類經營主體20余家,累計發展中藥材產業8.14萬畝,涉及黃精、菊花、天麻、青蒿、白術、花椒、續斷等中藥材品種30余種,投入資金4695萬元。在南部和北部各打造1個中藥材示范基地,示范面積0.5萬畝,完成中藥材產量2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產業重點涉及刀壩、天堂、板溪、楊柳、羅場、合水等10個鄉鎮。(圖文:車文學 楊廣艷 張亞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TOP
- 原創/
- 推薦
焦點企業
-
報團游澳洲簽證被拒 途牛旅游扣1.99萬團費游客質疑
來源:舜網舜網訊 春節期間報團游澳大利亞,沒想到旅行社代辦簽證被拒,行程泡湯,卻要...